NG.28.66|科学造林三问
科学造林三问——“绿化美化看变化”系列报道(上)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造林绿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21.63%。今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的目标。
造林绿化在各地蓬勃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因个别地方造林绿化存在盲目和蛮干等现象,引发了一些对造林绿化的质疑之声。如何看待造林绿化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造林绿化如何实现因地制宜、科学推进?绿色发展如何做到绿色创新?对此,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一问:如何科学看待退化防护林问题冬季的山西右玉,巍巍的吕梁山脉、蜿蜒的古长城边,樟子松、落叶松、北京杨、小叶杨一棵棵树木如同战士般,在山西的西北部组成了一道绿色长城。
眼前的这些树,是我国三北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被称为地球绿飘带的防护林,给山西生态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引领这场生态革命的主力军,就是已经存活了四五十年的小叶杨。如今,当年栽种的小叶杨已经退化,变成病虫害频发的小老树。一些质疑之声也随之而起:既然这一树种的生命周期只有四五十年,当初为何不选择其他树种?能否通过自然恢复的途径实现造林目标?67岁的右玉县油坊林场原场长张宏世就是这场生态革命的亲历者。
对小叶杨,张宏世有着特殊的感情。当初,我们在沙地里不停地种树,结果辛苦种下的树不是被大风连根刮起,就是被黄沙掩埋,不是栽不活,就是活不长。
接连尝试过三十个树种,只有小叶杨活了下来,挡住风,固了沙。可以说,小叶杨是阻止风沙的先锋队。
回忆当初造林的艰辛,张宏世感慨万分。在这里,种活一棵树比养大一个孩子还难。
山西省桑干河杨树局总工程师周玉泉说,当年要是不栽树,这里的风沙根本治不了,连草都长不出。小叶杨在治沙中功不可没。
经过几十年的造林绿化,右玉县近90%的沙化土地得到了有效治理,一道又一道山梁变成了绿色,沙尘天数减少了一半多,右玉县也由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全国闻名的塞上绿洲。如今,这里山清水秀,满目苍翠,森林覆盖率达51%。
面对小叶杨退化的现状,当地林业科技工作者又开始新探索改造小老树,就是在小叶杨树下栽植樟子松、油松等,实现林业资源的生命更替,建立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从林木生长规律看,防护林到了一定阶段必须要更新,这是生态建设的必然规律。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三北地区营造的人工林,以及三北工程初期营造的防护林,树龄已超过30年,已经到了生命末期,出现老化退化死亡是正常的自然现象。除此之外,防护林建设长期投入不足、建设标准偏低,加之个别地方树种选择不当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防护林的老化退化。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指出,要遵循自然规律,完善发展理念,在科技支撑下加强退化林改造,建设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生态功能更加完备、生产力水平更高的防护林体系。二问:人工造林为生态恢复带来了什么近几十年来,全球出现了森林大面积消失、土地沙漠化扩展、湿地不断退化等生态危机。
如何拯救生态危机,世界各国的专家给出了统一的答案,即生态修复。从世界范围看,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成为各国改善生态的成功经验。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唐小平介绍,从1935年起,美国宣布实施大草原各州林业工程,历时8年,史称罗斯福工程。此外,还有1949年苏联开始实施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1970年至1990年实施的非洲五国绿色坝工程,以及1990年至2000年实施的加拿大绿色计划等,都成为世界著名的生态工程。
纵观世界各国生态治理的历程,可以看到,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成为解决一系列生态难题的必由之路。唐小平说。近年来,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也成为我国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的成功实践。
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珠江防护林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等16项世界级重点生态工程,我国生态建设进入了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新阶段,有力推动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林业局数据显示,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让一些不堪重负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得到了休养生息,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30多年来,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2.4%,在祖国北方构筑了一道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黄土高原重点治理区治理程度达70%以上,入黄泥沙量年均减少4亿吨左右;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实施后,不仅基本消除了干热风对农作物的危害,还使过去森林覆盖率仅为1%的平原地区变成了我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年产木材达到4500万立方米;总投资达4300多亿元的退耕还林工程,改变了过去越垦越穷的历史,将为我国增加13亿立方米森林资源,固定二氧化碳近10亿吨。三问:造林绿化如何做到因地制宜近年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21.63%。要实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虽然只比目前森林覆盖率高1个多百分点,但并不容易。
张永利指出,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资源和环境禀赋条件差异很大,造林绿化做到因地制宜至关重要。以旱区为例,我国旱区森林覆盖率为6.8%,不足全国水平的三分之一,极干旱地区仅为1.45%,亟须通过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然而,目前在旱区造林绿化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违背科学精神,忽视水资源承载能力,盲目蛮干的问题。推进造林绿化,必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加大封山育林育草比重。
张永利指出,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相结合,优先发展灌木林;要坚持量水而行,以水定需、以水定量,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科学确定造林绿化规模、植被恢复方式和治理模式。目前,我国造林技术成熟,完全能够适应各种需求,但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高级工程师王金增表示,我国许多地方的森林生态已经难以自然恢复,但可以借鉴源自德国的近自然林业理念,在人工辅助下使天然物种得以恢复,以达到森林植物群落的动态平衡。
林业的绿色发展,还需要做到绿色创新。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表示,首先是要全面认识林业发展的生态意义与社会意义;其次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创新国内碳交易机制;还要不断加大国家投入,以公共财政购买林业生态公共产品。(记者李慧)。
本文关键词:ng娱乐下载官网,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NG.28.66,ng28在线登录入口
本文来源:ng娱乐下载官网-www.the-leveller.com